施衙内拱手:“没问题你在城外,我在城里,城外的事情一切拜托给你,城里的事情,你一切放心,我这里人手足够。”
“既然你人手足够,那我就不客气了,我把家中黑童仆都带走,女人全留给你。”
“嘻嘻,我姐夫那群黑女仆吗?我知道她们的本事,知道该怎么用她们,你放心,明天我就搬来豆腐巷坐镇,绝亏待不了你家的小娘子。”
时穿自然不再客气,又召唤了六名家丁,加上四名小黑奴随行……这下子,光他自己就带足了十个人随行的还有十几名大将,二十一名施氏家丁,这队伍已经超出了县衙的全部武装力量,带着这样的大队,时穿紧着往城门口跑。
城门口处,王小川拿出官府给的公文,让守城士兵查看,一边随口问:“听说城外四乡乱了,现在是怎么个情况?”
其实王小川问这句话都是多余的,紧闭的城门外,不断传来拍打声,被堵在城外的老百姓,不停的呼唤士兵打开城门,以便让他们入城避难。呼喊声中,有认识守城士卒的,直接喊着士兵的小名,叙说着双方认识的经过,以及彼此的亲属关系,理直气壮的要求开门。
也有财大气粗的,直接斥骂士兵,威胁士兵不开门,他就怎么怎么样……当然,最终是软语恳求的多。
总之,城外嘈杂一片,整个城门洞都回荡着嗡嗡的声音,仿佛一千万个蜜蜂在飞舞。
守城官查验完王小川的文书,在一片嗡嗡声中递还文书,皱着眉头有气无力的回答:“别处我不知道,光我这座城门昨夜已见识了无数份告急文书投向县衙州衙,现如今,不仅咱们这个海州的,连邻近州的都有教匪作乱——唉,真个是天下大乱。”
这就是基层武装薄弱造成的弊病,虽然宋代基层依靠乡规民约管理,节省了行政开支,但万一有事,那就是群龙无首,缺乏应对措施。遇上个果断的大尹,比如张叔夜,还能知道立刻分遣大将出击四乡,这要是遇到个完全的书生,恐怕只会坐在衙门瑟瑟发抖,听任事态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