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吴王,他便是襄州刺史。
只是这些刺史府的官员心里有些打鼓:一个武官,派来代理刺史料理政务民生,这也未免太过儿戏了!交情归交情,吴王这一次实在是有些任人唯亲了,刺史府里还有这么多的佐官,随便挑一个也比弄个不懂民政的武官来主事,要强吧?
可是一天下来,众衙官们都惊呆了,对秦慕白心服口服。
他们没有想到,秦慕白料理民生政务,也那么在行。虽说他对民生政务这一块是比较陌生,但听属下解释一回后总能很快理解,并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做出决定。相比之下,秦慕白比李恪晚能听取属下的进言,这些属官们也更乐意提出自己的意见,让秦慕白借鉴裁夺。
敏锐,虚心,兼听,善谋,长断——这就是众衙官们对秦慕白的印象与感觉。
至于升堂问案,则是秦慕白的拿手好戏了。不管是大案还是小案,秦慕白审理起来环环相扣丝丝入理,将律法条文更是了然于胸滚瓜烂熟,直把陈堂笔薄与法典书记这些人都要惊呆了。至于案情批辞,那也是合情合理,原告被告一概心服口服无法可说,旁听的百姓仕绅,时常爆出一阵阵欢呼与掌声,竖起大姆指交口称赞。
“原来坐堂理事也挺好玩的。再这么混下去,岂不是要弄个‘秦青天’的牌匾挂上?”秦慕白不禁暗笑。
这几日李恪被玉玺所困,将原本就有些堆集的政务有所荒废,因此要想处理完这些积案,还需得有些日子。忙碌了一天下来,秦慕白还真是感觉有些累了,吃饭都是在案房里解决的,到了晚上,最大的念头就是想扑倒在床好好睡一觉。
正要离开刺史府去客栈歇息时,苏怜清找到了他,说,吴王妃有请。
“王妃叫我何事?”秦慕白问她。
“主人家的事情,我一个婢子如何知道?”苏怜清翻着白眼,神气活现的道,“想从我这里套消息?门儿都没有!”
“看你这副架势,是想讨些好处了?”秦慕白笑道,“告诉你,那也是门儿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