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非川纵深挺进。此时,吐蕃失去了斥候的眼线,对鄯城一切情况都有些茫然了。紧随薛仁贵之后,薛氏兄弟与手下诸将,率领万余步卒带足了干粮饮水与锣鼓等物,离开鄯城前往通向大非川的丘陵一带布置埋伏,紧锣密鼓的建下防备骑射的掩体工事,准备了大量擂木炮石与引火之物。
一切都按照秦慕白事先部署的在进行,有条不紊。这情形,不禁让秦慕白想到了麻雀战和地道战,还真是热闹。
神武营的前进速度的确是不敢恭维,秦慕白让宇文洪泰率领轻骑先行一步,郑重交待他,让他老老实实守在大非川的入口后沿,假如薛仁贵败回才准他出击,一切听从薛万均的号令行事。
“先锋又是姓薛的,没俺什么事?那厮不讲信任!”宇文洪泰虽有些忿忿,但也只好领了军令率军走了。
照这个速度,至少还得走七八天才能到。秦慕白心下也有些焦急。但着急也没用,大非川那边的初期战术,要想做到“扼其喉而使其不能进”,也至少需得五六天时间。
现在,只盼薛万均等人遇到的情况一切正常,别出什么岔子就行。
薛仁贵率领两千精骑孤军突进,大有了一点孤胆英雄的味道。吐蕃人连失斥候,对战场的信息把握有些闭塞起来。眼见薛仁贵孤军一旅来犯,他们很是犹豫。尤其是上次鄯城之败后,他们对薛仁贵这个“白马银袍使方天画戟”、几度杀得他们屁滚尿流的将军,印象十分深刻。在吐蕃人莫须有的字典里,“勇士”是至高无上的代名词。他们对薛仁贵充满了仇恨与敬意,甚至可以说是有了一丝敬畏。
于是,薛仁贵都一军突到了大非川腹地,直接面对六万吐蕃大军的大营盘叫阵了,一连两天,吐蕃人居然没有出来接战。
这可真是罕见的现象。吐蕃人一向争强好勇,断没有受到挑衅却无动于衷的习惯。
那个情景十分有趣。两千人的骑兵队伍,面对延绵十余里的吐蕃大军营寨发起挑战,可这个庞然大物就是一声不吭。
薛仁贵在这里磨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