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的新生儿姓名登记完毕后,那朱治自然顺势提出了查找二十六代朱氏子孙中,是否有那朱庆的记载。
一切有了排演,那朱发在那堆族谱竹简中,翻出了一卷陈旧的竹简,上下细查了一番,同样咦了一声,说道:“二十六代孙中,的确有一旁系叔祖分了出去,而且是自绝出门。
按族书上记载,这位朱庆叔祖之父乃二十五代家主亲子,本是嫡系,但争夺家主失败,几个兄弟见反目,他心伤之下,破门而去,而后记载乃自立门户与丹阳郡,再后却不在有记载了。”
这话一说完,那家主朱发装作意外的看着朱老实,有些泪满眼眶,亲切的说着:“贤弟,莫非你真是我朱发的族弟?”
“族弟?”朱老实听后有些意外,他本来是观礼的,一路上对朱治之前说过的什么可能自家祖父与他什么远房叔父有关联,这些话是根本不信的,自己家农民出身,不可能与那吴郡朱氏有牵连。
朱老实不识字,上前看了看那大如黄豆的字眼,晕晕的,苦笑一声,但他并不尴尬,他只有一好处,朱老实就是人老实有自知之明,街上偶尔听到人说是土暴发户的时候,他也是都含笑以对。
不过朱老实不识字,他带来的三个侍从可是认识字的,朱魁发家后,自然也注重自己家人的安全,出外入内都有武艺高强的护卫守护。
眼前跟随朱老实一起来吴县的护卫有三人,是那马元义帮忙安排的,马元义虽然不在是太平道中人,不过在当太平道渠帅时,与江东地面上**的势力有很多交道,顺势几封书信下,有些人便来到他的身边,为他效命,不过都是些悍勇武夫,知礼仪识字并不多,而这三人都是文武双全的护卫,本事不错,自然安排给朱老实身边。
三人相看了一眼,上面黑漆墨字间,的确是记载一位叫朱庆的先人的生平,与刚刚那朱发念的差别不大,三人对朱老实回到:“太公,上面记载的那个朱庆,的确如那朱家主所说的那般,自立门户与丹阳郡,而且就是秣陵一带。”
“哦!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