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明扬天下 > 第1114章 帝有恙?

第1114章 帝有恙?(1 / 5)

天才3秒记住本站网址*

刘宗周这个人绝对可称得上儒家的卫道士。他这次来,不出意外,正是因为对学官进行数理化培训考核的事。

他在传统的儒学方面有极深的造诣,这一点秦牧是承认的。加上他声望很高,秦牧要用他,但又担心他阻碍自己一些新政策的推行,于是,把他扔到史馆去修史。

都六七十岁的人了,等修完《明史》和《秦史》,估计也可以回家养老了。

二人埋头在史馆,十分投入,可谓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修两部史。之前的风波他们都没有参与,这次突然双双为数理化考核的事跑来蒹葭殿面圣,秦牧很怀疑其中是有人在煽风点火。

刘宗周这个人,思想很保守,他拒绝西洋新思想,是儒学后期迂腐思想的代表之一。

崇祯十五年(1642),刘宗周被重新起用为左都御史。入朝后,刘宗周多次上疏,请崇祯革除弊政,以摆脱国家的危机。

在《敬循职掌条列风纪之要以佐圣治疏》中,他提出“建道撰”、“贞法守”、“崇国体”、“清伏奸”、“惩官邪”、“饬吏治”等策略。

刘宗周虽素负清望,但毕竟只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学者、思想家,而不是一位运筹帷幄的政治家,因此他的一些主张实在不合时宜。

在当时,明朝江山已是风雨飘摇,但刘宗周认为“今天下非无才之患,而无本心之患”,因此主张“治心”是解救时艰的根本。他要求崇祯“明圣学以端治本”、“躬圣学以建治要”、“崇圣学以需治化”。

只要有些眼光的人,都不难看出,都火烧屁股了,还让皇帝去明圣学以端治本。这是非常迂腐的想法。

在关于西洋传教士汤若望的争论中。刘宗周的主张更暴露出当时儒学已经缺乏应变能力。崇祯帝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打算用汤若望制造火器,希望利用西洋的先进技术,解决内忧外患问题。

如果崇祯此举能顺利进行,也许明代还能挣扎几年,甚至明代的历史都要重写。

最新小说: be后,男主们全都重生了 水乡风云 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三国之风起辽东 人在民国,从巡警到最强军阀 荒年卖女儿?我反手掏出肉肉肉肉 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 陛下投降吧,六皇子大军压城了! 侯门第一纨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