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又怎么敢行如此忤逆之事?朕不许你死,普天之下谁又能要了你的命?”
宁皇紧紧的攥着太子的遗书,嘴里忍不住嘟囔到,不敢吗?就连宁皇自己也知道其他人不知道,倘若是秦王赵王他的两个好儿子登基,太子的担忧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可是作为父亲的他又怎么可能承认这一点呢。
但天下没有比父亲更了解儿子的人,同样也没有比儿子更了解自己的父亲。恐怕在太子的认识中普天之下也没有比他更懂宁皇的人了。宁皇是一个矛盾体,他既是一个父亲也是一个帝王,但更多的时候宁皇更是一个毫无感情的君主,一个可以为了自己的天下做任何事的君主。将自己生的希望托付给这样一个人在太子的心中从一开始就是不靠谱的.......
可以说哪怕是现在的宁皇也没有发现太子写这一封遗书的真正意图,而太子用自己一家子的性命为代价所设的局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瞒过宁皇!什么认错什么祈求都不是真正的目的,无论是自尽还是遗书都不过是太子为了保住自己唯一血脉的手段罢了。
太子十分清楚虽然宁皇在知道他自尽后第一时间的感慨绝对是没有一点作假的,而所谓的承诺也是真的。但最是无情帝王家,在感性过后等待宁皇的便是绝对的理性了,倘若他不这么做,为了新君皇位的稳定,也为了不给那些个别有用心的大臣以遐想的机会,恐怕真正举起屠刀的就是他这位力保自己的宁皇了。
而太子这一封遗书的作用就是绝了宁皇对此事亲自上手的可能,太子都自绝一家人了,以他对宁皇的了解,宁皇有很大的可能会就此打住,这样一来他留在世上唯一的血脉就有可能绝境得生了。
就在宁皇陷入深深的自责无法自拔时,御书房外的响声将宁皇拉回到了现实中。而随着变故的出现宁皇眼底的温情也逐渐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淡漠。好像在这一刻作为父亲的宁皇已然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却是大宁天子的宁皇!
“门外何事?”
虽然宁皇的眼底没有任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