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里说到,‘请问高人尊名大姓?你的功夫,只在我师父陈发科之上,不在他之下。’久久不见回音,他开始在被打倒的地方四处摸索。
摸来摸去,摸到了一块水淋淋、滑溜溜的西瓜皮。他立即对西瓜皮做个揖,说道:‘西瓜皮老师,我一定会去好好练习你今天教我的跌法,不辜负你的教诲!’”故事虽一笑而过,留下的道理却让后人回味无穷。
瓜皮湿滑,当人将重力作用在它身上时,它并非直面硬抗,而是借助平行划动卸去力道,致使踩踏之人失去重心,摔倒在地。同时,踩踏者所用的力量越大,所受的反作用力则越强。
昔有苹果砸中牛顿额头,助其领悟万有引力;今有瓜皮滑倒洪大师,品得借力打力三味,可谓一段佳话。
改革开放初,中国武术运动万象更新。洪均生声名日隆,推手绝技更是被世人冠以“太极魔手”的称号。海内外慕名到济南拜师学拳者络绎不绝,其中还有不少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的外国人。
在学习过洪均生的拳法之后,来自日本的曾吾忠弘曾这样写道:“观看了洪老师的师范表演,真正看到了我们所倾慕的东西,感到在他身上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极高雅的武术气质,而他就象一位杰出的哲人,蕴藏着人类的奥秘。”
据说,还有日本武士请求与洪均生切磋,洪均生欣然应允。切蹉时,那武士飞身跃起,欲直踢洪均生面门,却见他抖了抖肩,武士不战自退,踉跄数步返回原地。
三次主动攻击,三次无功而返。武士甚至没有触碰到洪均生的身体,便主动认输。之所以如此,并非是洪均生会什么玄奥的气功,而是武术高手过招讲究一招制敌。那武士每次出手都被洪先生洞察先机,防御之势做得滴水不漏,且隐隐间暗含着相应的反击策略。武士自知讨不得好,只得退却。
栾奕前世的父亲恰恰正是这**陈式太极第三代传人,练习拳法十数载颇有心得,后强拉儿子栾奕学拳,栾奕虽不乐意,却也无法,只得随父日夜演练,两路拳法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