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地区的选手也具备参赛资格,那么叫做《香港好声音》是不是不太合适了呢?有点狭隘吧。
于是,节目的名字就改成了《东方好声音》,陈平安在电话里也表示同意,于是《东方好声音》这个名字最终拍板。
第一期的《东方好声音》,因为是新节目,施南笙为了跟无线对抗,在宣传时间不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时候就仓促上马,因此收视率偏低。
老实说,三十五个点的收视率已经不低了,多少电视剧还达不到呢。
这批观众中,大部分是亚视的死忠,对于亚视推出的新档综艺节目充满期望。
第一期的《东方好声音》也没有令他们失望。罗大右、李综盛、梅艳方、张国容、周华建五名导师,足以让所有歌迷为之疯狂尖叫。
录制的时候,现场观众差点没挤破头,弄得亚视都有高层提出,以后录制是否有必要售票。这样一来,既能够保证现场秩序,台里也能小赚一笔,聊胜于无。
这个提议被施南笙毫不犹豫的否决了。
不得不说,更着陈平安时间长了,也习惯了他那种不斤斤计较金钱的性格。贪图小利从来都不是陈平安的习惯,所以施南笙提出,每期节目里录制,观众必须凭票入场。
但是这个票不卖,而是亚视送给那些一直支持自己的忠心观众,就从这些年给亚视写过信的观众中抽取,然后把票寄给这些幸运的忠心观众。
至于这些观众收到票后。是自己来现场,还是送人又或者高价卖掉。那就跟亚视无关了。这也算是亚视对多年支持自己的观众的福利。
此举得到了媒体一致好评,观众对亚视也是一片赞扬。那些长期支持亚视的观众。更是激动。
第一期的收视率能够达到三十五个点,还要感谢媒体帮忙。
好多观众没留心这档节目,可是媒体却没有忘记,亚姐决赛结束后,现场有个叫郭富成工作人员,受到陈平安光芒照耀,得到了参加《东方好声音》的机会。
第一期的宣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