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他们母妃的面儿,李隆基让开道路让女官搀扶庆王、仪王等赶奔金仙观中养伤安顿,自己跨上几步,在青年侠客的面前放声大笑道:“高人之后果然年轻有为!比我几个不成器的儿子不知强了多少倍!好,呵呵,一剑制敌确实了不起。”
李太白绝对不会知道自己的命运在这一刻已经改写,再不会有等待二十年后以诗文邀宠而进入翰林的机会,如果知道,也必然兴高采烈的选择现在这个命运发展。
此刻只有潇洒的挽个剑花,收起长剑,口称草民见过皇帝陛下谦虚的说:“长公主谬赞李白有愧,懒惰成性之人只学了师尊之万一就在陛下面前卖弄,李白有罪!”
“在朕面前不用拘谨,哈哈,来呐,快把新制的美酒抬进观中,朕要与高人子弟畅饮几杯!”李隆基一旦收起皇者帝气,着实是极平易近人的兄长做派。在历代皇帝中是绝无仅有的另类,诗文、书法、音乐上的才气和他的成就令人高山仰止,也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才华的人,才能这样不拘礼。
一路往山上行来,鼓乐声中好像刚刚什么都没发生似的,作为剑侠的李白被皇帝拉着走,几步后也终于适应了,大着胆子露出一点点本性来,小声笑道:“草民的剑术虽不堪,但酒品还是自负足够让陛下夸赞的。”
“哈哈!金仙,你这道友着实有趣,竟然主动要朕的夸赞!”李隆基一扫胸中的阴霾,走得更快了些,好似着急尝尝自己带来的酒似的。金仙公主斜眼瞟了青年李白一眼,娇斥道:“跟我皇兄你也这么没大没小不成?小心一辈子没官做!”
这话听在李白耳中立时泛起青年人的羞涩,但听在心思如发的一干政治大腕耳中却不同了。首先是长公主没叫陛下“三哥”而是“皇兄”,其次让李白在皇兄面前莫要没大没小,那么,是不是不当着皇帝时在与她独处时可以没大没小?甚或本来独处时就习惯了没大没小?再加一句“小心没官做”是提示自己的“皇帝兄长”什么?
刚才武惠妃最为冷静,现在趁着另外三妃的注意力都紧张到自己的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