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开始,你的这个哨改习机枪,我要在演习之前看到成效!”
赵东云说罢后,彷佛是对他说,又彷佛是自语:“现在只有三门老旧的马克沁机枪应该不够,我再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弄几挺新式机枪来!”
之后的这一段时间里,赵东云几乎就是围绕着机枪在奔走,至于部队的其他训练,他倒是没有太大的担心,现在的武卫右军还处于上升发展期,可没有其他旧军的诸多问题,而且步兵的日常训练也就这么回事,他除了下令加强训练外也没有办法改良什么!
要想在演习中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个机枪才是不可或缺的!
虽然说第二营已经有了三门马克沁机枪,但是赵东云对此并不满足,他又是四处打听问哪里有旧的马克沁机枪,要知道早年马克沁机枪刚出来的时候,李鸿章可是很感兴趣的,1888年的时候下令金陵制造局进行仿制,但是当时因为这些早期的马克沁机枪故障太多,加上耗费子弹太多,所以制造了三十多门后在1893年就停止了。
这一批机枪有一部分参与了甲午年的朝鲜战事以及庚子年的战事,有一部分还躺在各地的军事仓库里发霉。
除了寻找那些旧式的马克沁机枪外,他同时也是想办法看看能不能购买新的机枪。
毕竟那些老式的马克沁机枪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仿制品了,故障多不说而且性能已经严重落后,要建立机枪部队的话肯定是不能用这些老式机枪的,得想办法弄一些新式的马克沁机枪或者是法国人的哈奇开斯机枪来。
尽管不知道赵东云为什么这么在乎机枪,但是作为赵东云的支持者,段祺瑞并没有太多的犹豫,除了帮赵东云又找来了一门库存的旧式马克沁机枪外,甚至还帮赵东云向袁世凯提出了试办机枪队的构想!
如此赵东云也算是在这个时代第一次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声音,他把自己的一些关于机枪方面的运用战术编写成章,着重突出了机枪在固定防御战当中的效用,还说自己留德期间,就发现德国陆军已经开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