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重机枪,才是此行众人的目标,没错,这一次他们来就是要判断机枪的真正效能。
随着赵东云的吩咐下去,很快就是在南面的进攻面上摆上了一些作为进攻军队的模拟靶,也就是一些树桩之类的,紧接着,随着赵东云的点头示意,一左一右两门重机枪就开始了猛烈的实弹扫射。
这用的可不是演习的空包弹,而是用的实弹,几乎在这两挺机枪进行交叉扫射的时候,那些木桩就是如同面临暴雨打击一样,很快出现诸多弹孔,然后弹孔越来越多,最后被风暴搬的子弹撕成碎片。
而在中间的一处阵地前,诸多拿着望远镜的军官们一个个都是说不出话来,在场的都是老资格的职业军官了,那些能够担任裁判更是从各军抽调而来的中高级军官,他们甚至不用深想,就能够在脑海里想象出如果这是实战会如何:
南军的数百甚至上千人拥挤在这面看似平缓的坡道上,当他们叫嚷着发起冲锋试图彻底击垮对手的时候,突然左右两面射来两道密集的子弹雨,那子弹连接不断就如同一道道死神镰刀一样,不断收割着进攻部队士兵的生命。
在这样的斜向交叉扫射下,进攻方需要付出多少的士兵生命才能够冲过来?
如果这条战线的枪多达十几挺的话,那么火力会密集到何种地步?
尽管包括吴长纯等人还无法想象出后世日俄战争期间,日军为了攻克一个小小的旅顺就付出将近六七万人的伤亡代价,尽管他们还不知道一战期间德军的重机枪一天之内就杀伤了好几万的协约**队。
但是他们依旧能够想象出来,要突破这种由重机枪组成的防线,需要付出的士兵伤亡是任何一个将领都无法忍受的数字。
一开始他们还认为这种的密集火力不可能持续太久,但是当他们看到那些重机枪持续不断的进行射击时,就把这种念头立即抛到了脑后,因为只要有足够的水进行冷却,那么马克沁机枪就可以持续作战相当长的时间,一直到出现没有子弹或者机械故障为止。
得益于赵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