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力,其实更多的则是应用机枪的具体战术。
机枪威力大谁都知道,但是这个机枪该用什么编制?该使用什么战术?而当今国内懂得这些的军人屈指可数,甚至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几个人知道该用什么战术来最大程度发挥机枪火力。
比如在之前演习中赵东云使用的斜向交叉射击,这个重机枪的应用战术是在一战期间才出现,因为当时的军人发现机枪朝着正面扫射效果不佳,反而是朝着侧面扫射的话一扫敌人就得倒下一大片,如此才慢慢发展出来了侧翼交叉火力战术。但是现在才1901年而已,大家对机枪的认识还处于初始状态,大体上只知道机枪射速很快这么一点,至于其他的所知不多,要不然历史一战前各国列强的重机枪数量也就不会那么少了。
赵东云的机会就在于:他知道这些!
正所谓成事者为他人所不为,别人不懂,而他赵东云懂,这就是他的优势所在,而且还是独一无二的优势!
保定冬操落下帷幕后,袁世凯终于是正式向清廷上奏,请求编练北洋常备军!
实际上在袁世正式上奏之前,北洋上下早就开始了常备军的筹建工作,王士珍、王英楷等北洋重量级将领早在数月前就已经开始奔赴各地募集新兵,同时预定的各级大小军官基本上也已经到位,可以说北洋常备军的整体架子已经是搭了起来,就差个正式名义了。
对于袁世凯要求扩大北洋军的做法,清廷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是它们需要袁世凯手下的军队来控卫京畿,然而另外一方面也是对袁世凯掌控着如此多的军队感到心中不安,所以朝廷的那些满清权贵们在批准袁世凯建立北洋常备军的同时,也是要求袁世凯帮忙练一支京旗常备军。
同时清廷也是正式对各省下令,要求各省仿效北洋和南洋裁汰旧勇编练常备,当然了,至于能不能练出来那只有天知道了。
筹建北洋常备军这是大事情,几乎这段时间来整个北洋上下都为之奔走,赵东云作为北洋体系下的一名中层军官,自然不可能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