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北洋枭雄 > 第三十七章 借款扩产

第三十七章 借款扩产(2 / 5)

东云依旧一副风云淡清的样子,赵晨滨才突然想起了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并不是普通商人,准确的说赵东云就不是个商人,他是一个军人。

而赵晨滨对赵东云的印象还停留在他出国留学之前,认为他还是个普通的富家少爷,即便是当官了,也只是一个只能管几百人的小军官而已,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赵东云已经是足以影响北洋新军扩张进程的军方重要将领了。

他更加不知道,在北洋这些体系里,赵东云的地位虽然还远比不上段祺瑞、王士珍这些核心大佬,但也算是北洋体系里的中高层了,不客气的说他当今北洋体系第二梯队当中的领军人物。

1902年下半年,赵东云已经是跨过了的北洋大部分中下层军官无法跨越的障碍,脱离了一营一标的局限,上升到了整个北洋体系的高度。而这个时候,那些被后世人所熟知的诸多北洋军阀头子还在队官、管带、统带位置上挣扎呢。比如王占元、曹锟、孙传芳、雷震春、卢永祥、扬善德这些后世名声响当当的人物一个个都还在部队基层里呆着,这些人见了赵东云都得恭恭敬敬的喊一声赵督办。

尽管赵东云的年纪比他们都来要的轻,不过这关系不大!

庚子年后的北洋体系一票高层大佬都年轻的过分,包括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王英楷等人在内,基本上都是1860年左右生人,现在也就四十出头甚至不足四十,而三十左右甚至二十几岁身居高位的就更多了。

这个时间段的北洋体系实际上是非常年轻化的,完全不同于历史辛亥年革命后的北洋,辛亥后的北洋是清一色的老头子,升迁体制僵硬,充满了沉暮之气。

而在庚子事变后几年里,北洋体系里对年轻人的提拔是迅速并且没有太多顾忌的,赵东云自己是一个例子,接任赵东云为武卫右军右翼第二营统带的李泽均也是一个例子,此外刚从日`本回国的张绍增也是一个例子。

其实也可以这么认为:只要是在这几年留学回国效力的军官,那么他们的升迁速度都快的让人难以

最新小说: 荒年卖女儿?我反手掏出肉肉肉肉 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水乡风云 弃女当家,富贵让极品羡慕不来 人在民国,从巡警到最强军阀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 be后,男主们全都重生了 红楼:夜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