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了。
只听赵东云继续道:“当防御能力远超过当代步兵的进攻能力时,那么就会出现辽阳战争上的僵持局面,双方开始挖掘战壕,用机枪和铁丝网构筑敌人无法逾越的战线!这个时候,如果步兵想要尝试突破敌人的方向,是绝对不能用几十年前普法战争时期的密集冲锋战术!”
此时赵东云停顿了会,再加了一句:“现在的我们也不行!”
赵东云手中的第三镇所采用的步兵操典和北洋其他几个镇的步兵操典有所不同,但主要是加强了步兵的散兵间隔宽度,以及迫击炮、手榴弹方向的应用而已,从本质上来说和当代列强的步兵战术区别不算大。
实际上要想突破机枪防线,那已经不是步兵的任务了,历史上一战后期德国的步兵战术几乎发展到巅峰,他们弄出来的渗透战术一样突破不了西线的机枪和铁丝网,真正能够突破机枪防御的其实不是战术,而是一件武器,那就是坦克!
当然在1904年的今天说坦克还是太早,赵东云也没奢望到自己能够拥有坦克,所以他非常现实的对手下的嫡系军官们陈述一个非常重要的战术理念:
“假如我们和敌人对阵,我们要做的是什么?是突破敌人的防线吗?不是,我们要做的是让敌人来进攻我们的阵地、堡垒,只要敌人对我们的坚固防线发起进攻,那么我们就胜利了一半!”
就跟排队枪毙时代能够在最近距离开第一枪的军队能获得胜利一样,在机枪大行其道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里头,只要能够做到让敌军对着你的坚固防线发起死亡冲锋,那么胜利就已经唾手可得。
当然了,各**人也不都是傻蛋,大家肯定不会傻乎乎的往敌人的坚固阵地上撞啊,就跟辽阳的日军一样,他们面对俄军的机枪防线时,选择的也是迂回进攻啊。
所以剩下的问题就是围绕着如何拦截敌人的迂回以及自己怎么迂回上了!
不过说起了迂回后,一直喜欢以攻代守的孟恩远皱起眉头道:“迂回部队发起进攻需要更强大的火力,除了迫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