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了,不管是王英楷还是赵东云,他们说起威望和资历,一般只能在北洋体系内说,但是这个所谓的威望和资历要是放在全国范围内,那基本连二流都算不上。
庚子年前后,国内首屈一指的汉人重臣自然是李鸿章,而李鸿章死了后,虽然袁世凯是北洋继承人,但是实际上也压不住诸多清末重臣的,比如说张之洞,人家当年和李鸿章扳手腕的时候,你袁世凯还在朝鲜那疙瘩里勾搭闵妃呢。
此外威望通达全国的重臣里头,还有岑春煊这人,然后满族的几个重臣实际上威望也不小,端方、锡良这两个人可是清末政坛了少数几个能和汉人重臣相对抗的满人重臣。
所以在当代说起威望这个词汇,实际上轮不到王英楷和赵东云什么事,南边一群督抚都比他们强。
在这种情况下,当北方发动动荡的时候,自然也就别指望南方督抚能够服从北洋里的王英楷或者赵东云了,在这个时候,他们毫不犹豫的举起了另外一面领袖的旗帜,那就是张之洞!
面对北方的动荡,南方诸省联合起来互保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庚子年的时候他们就干过一回,如今虽然情况和当年所有不同,但是京师失陷,北方陷入战火之中却是事实。
尤其是在王英楷拿着枪逼着光绪写下了退位诏书后,给予南方省份的震动是极大的,端方等人拒不承认退位诏书的有效性。
但是哪怕南方督抚们,尤其是那些满人督抚们不愿意承认,但是事实就是,京师已经落入北洋掌控之中,包括光绪、慈禧甚至载沣、载洵在内的一大票皇族都被抓住,而后被软禁,哪怕是有几个逃入了使馆区,但是也影响不了大局。
北洋诸将之前的联合进攻京师,并采取包围后再进攻的方式,再加上满清皇族之前信心还是比较大,完全没有预料到王士珍会阵前反叛,冯国璋会败的如此干脆凄惨,所以满清皇族非常悲剧的失去了第三次西狩的机会,光绪,慈禧,以及光绪的几个皇弟载沣啊之类的,一股脑都落入了北洋军的手中。
再加上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