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东云之所以重视他们的理由非常简单,他们是当代中国里仅有的几个现代化军事人才,而且还是高端化的军事人才。当代国内各种军校以及留学生多了,比如北洋军校,前奉天武备学堂,今东三省陆军军官学校。还有诸多人耳熟能详的日`本陆士留学生以及德国的几所军校的留学生,但是以上军校通通都是以培养基层军官为目标的军校,培养出来的都是排级、连级的军官。
至于说这些低级军校培养出来的军官以后会有部分人成长为名将,军事家之类的,几率太小,不可靠,赵东云总不能指望用大浪淘沙的方式然后从几千上万名基础军官里头挑出将帅人才来吧,要不然就是用时间来沉淀,说不准几十年如今的这些基础军官也能涌现几十个名将来,但是赵东云那里能等几十年啊。
一支军队是需要战略层面的高端性人才,依靠时间来沉淀对于现在的赵东云不现实,至于现有的人才库,尤其是高级将领这个群体里说实话素质真不咋地。
尽管陈光远、孟恩远、曹锟这些人在后世都是大名鼎鼎的军阀、名将之流,但说实话他们的现代化军事素质相当一般,你让他们带领个把师打仗问题不大,但是你让他们承担整个军队的建设,肩负起全军的战略指挥,以及最为重要的就是专研并开发各种新式战术,那就真难为他们了。
这些工作之前一直都是赵东云一肩挑,其他人真搞不来这个,后来杨德明回国后,加上方壁永也勤奋好学,这才分担了部分赵东云在这方面的工作。
现有人才库没有,靠时间沉淀也不可行,那么唯一的可行办法就是直接获得经历过高级军事院校培养的人才,比如说日`本陆大、德国柏林军事学院这些高端院校的毕业生,这些军事院校毕业的人才先不说会不会成为名将,赵东云也没指望他们有几个是名将,但是人家在校几年所学的东西就不是那些陆士生所能比较的。
你陆士生学的是什么?连排级的战术,教你如何列队,怎么冲锋攻克敌人的机枪堡垒。而陆大生学的是什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