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大了,但是和二战期间依旧是无法相提并论,要不然的话日俄战争期间日`军就不会同时发起多场登陆作战了,当初日`军登陆辽东半岛的时候,前期围攻旅顺的部队以及北上奉天的部队所需的补给可都是依赖于登陆地的那些小港口运输。
对于奉军来说也是一样,只要海州的港口能够停泊沿海航行的中小船只就行了,可没想过说让海州停泊上万吨的大船只。
只是这些事情乃是统帅部那些人的事情,和吴佩孚无关,他现在的任务就是拿下海州,至于拿下海州后统帅部的那些人怎么处理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海州城外,吴佩孚把视线从地图上收回来:“情况摸的怎么样了?”
虽然说统帅部情报处已经给吴佩孚发来了海州相关情报,称该州的州治以及属下之赣榆县、沐阳县里敌军不多,应该只有一个团左右。目前皖军在苏北地区的兵力可谓是雄厚的,但是兵力雄厚也不是说皖军可以做到随便每个地方都驻扎成千上万人了。
跟军统帅部情报处的查探,目前皖军的主力部队驻扎于徐州,其中包括了段祺瑞亲自率领的第四师,另外有次要兵力驻扎于宿迁、清江浦两地,整条防线大体上是沿着京汉大运河的流向而布置的,其中的徐州是桥头堡,宿迁和清江浦则是侧后防线。而徐州西南方向的安徽北部地区,则是由张怀芝留守安徽的近万鲁军驻防宿州一带。
在淮北、苏北地区的皖军、鲁军的联合防线宽度长达两百公里以上,这么长的战场宽度自然不可能说到处部署兵力,基本上都是要点防御,也就是在重要城市布防,数个主要据点一起形成了整条的防线。
由此就可以看出来了徐州在这条防线的重要作用,徐州不单单是桥头堡,更是也是这条防线的中坚节点,一旦徐州失守,那么就代表着这条防线一分为二,后续鲁军就只能独自固守淮北、皖军也只能退缩到清江浦一带了。
皖军北上徐州,把徐州当成了桥头堡,但是对于徐州之东北的沂州和东部的海州却是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