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军拿下滁州,皖北大部分地区,进抵金陵、安庆后主动停止大规模攻势的主要原因。
不是奉军已经伤亡惨重打不下去了,而是前线部队实在是已经打光了所有的炮弹和子弹,只能是原地休整等待后方补给。
去年年底开始的所谓‘休整补充计划’其中的重要一环就是给前线部队重新补充大量的炮弹和子弹,至于兵员和军械的补充其实还是次要的。
为了解决前线部队供应难的问题,军需部也是想了诸多办法,最开始就是军需部派员直抵前线,在当地为部队采购、征用粮食、草料、牲口、马车甚至被服等物资,以减轻补给线的压力。
后续军需部又是雇佣大量外国轮船为前线部队运输补给,比如尝试过雇佣英国轮船把一批火炮直接从天津起运,然后穿过长江、直接运抵和皖系只有一江之隔的扬州,不过这种举动只限于高价值,急需的物资。理由也简单,因为战争期间,那些外国轮船一个个都是狮子大开口,光光是运输那一批火炮,苏系就付出了数万圆的运费,这价钱都够苏系再购入好几门火炮了。
苏系家底薄弱,可经不起这么折腾,所以绝大部分的物资都是从后方利用铁路、运河、海运抵达各个物资转运中心后,再依靠人挑马拉,再慢慢的向前线运输。
补给的困难,也就导致了前线部队要想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役,就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补给囤积。
尤其是奉军想要发起渡江作战的话,那所需的弹药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根据参谋部的统计,至少需要为前线部队准备足以支撑两个月作战所需的弹药,这样才能够放心的发动渡江战役,而不用担心打到一半就没有了弹药。
奉军囤积弹药,停止了前线的大规模战事,所以在去年十二月到今年的二月份之间,江北前线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苏皖双方都在大规模的调兵遣将,苏系囤积弹药,皖系同样囤积着弹药。
然而任何对国内局势有所了解的明眼人都知道,苏皖两大派系已经是在做着最后的准备,看似现在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