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都不是普通人。
叶秋的言外之意再清楚不过。
他本人同意李道宗的意见,但不要求李世民也同意。
李世民气势一收,脸上的不悦缓和不少,开口道:
“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吧。”
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
心中生出一丝好奇。
期待对方,能说出一点有意思的东西。
若是没有……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这句话可不只是一句口号。
叶秋短暂的思虑后,将自己的想法道来:
“安市城坚固,且十倍之兵方可围城,大唐兵峰强大,强行攻城势必损失惨重。
最重要的是,当前大唐的战线太长,补给很难供应到前线,若是久攻不下,没了粮草供应,陛下该何去何从?”
大臣们已经惊的说不出话。
没想到叶秋如此大胆。
补给的问题,在座的02人,除了李世民外心知肚明。
但没有人说出来。
谁都知道,李世民对这一战的看重。若是因为粮草而退兵,谁敢出头当责任?
而且,李世民年纪不小了,还能再出征几次?
若是这次不能成功……
大臣们不敢想象。
李世民昏庸吗?
说这话的专家得浸猪笼。
叶秋正是知道这一点,才敢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果然,李世民的脸色在一阵变换后,渐渐归于平静。
“懋功,白云侯说的可对?”
李绩似乎猜到李世民有此问,起身一礼,不假思索道:
“白云侯说的还算含蓄,其实我军的粮草只够两个月,而后方的粮草运达预计需要三个多月。”
两个月的粮草,最多能支持一个月的战争。
撤退时,也是需要粮草的。
如此,有三个选择摆在面前。
第一,进攻千里之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