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可是事实摆在眼前,如果说那些没有冒烟的烟囱,可以说是一个摆设的话。那么正在冒着黑烟,周围还有密集的工厂和工人厂区,那就骗不了人的。詹天佑早有准备,看到如此雄壮的场景。也忍不住咋舌,他有些迟疑的问道:“不知道杨会长。你们到底投入了多少!”
3000万!一个简单的数字,就这么的在杨元钊的嘴里吐了出来,似乎一点都不起眼,可是这个数字,却一下子把詹天佑压下来了,要知道,京张铁路的出现,简直是一波三折,借助着通往东北的铁路的大幅度的盈利,让清政府决定推动京张铁路,连续的出现波折,很多时候,他就不是一个铁路的工程师,变成了一个筹集铁路款项的催款员,在漫长的扯皮和拉扯之后,这些资金,艰难的到位,可是最终,也没有超过700万,还是依托着4年的时间,一点点的到位的,不然京张铁路肯定能够提前竣工,甚至可以减少投入,有时候庞大的工地上面,一天的耽搁,带来的损失,都是惊人的,这一个庞大的钢厂,投入量就是他所有投入量的4倍,从这点上面说的,这个西北,无论是实力,还是魄力都非同凡响。
可是下一刻,杨元钊的单位,更是让他所有的话,都没办法说出来,美元,原来3000万的单位,并不是詹天佑所以为的银元,而是美元,银元跟美元之间的对比,长期的保持1比2的态势,甚至美元比银元还要值钱一点,3000万银元,已经让詹天佑有些无法呼吸,而美元,更是如同一座山,沉重的压在了詹天佑的心头,整个中国,能够一次性拿出来百万元的,已经是超级大商家了,不但在各自的领域之中,久负盛名,在很多方面,比如渠道和市场之中,甚至是官场权贵之中,也拥有这极大的影响力,可是在西北边陲,在谁都没有注意到的角落,这个看起来有些瘦弱的年轻人,居然一下子,投入了这么庞大的产业,这是为了什么,为什么他从来都没有听说过西北呢?
也正是如此有魄力的巨大投入,才能够让西北边陲的这一片荒地,变成了投资的热土,杨元钊看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