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是厉害,家中知道天下事!”一个穿着褂子的老人。摇头晃脑的说道,他应该是个文人,看年纪。应该是家人在包头工作,这才把他给接来了。在小区之中,这样的人真的不少。毕竟,目前的包头,最赚钱的,应该就是那些懂得西学,有一定基础的人,做工人可以做到五级以上的高级工,即便是做研究,收入也相当的不菲。
有了丰厚的收入,包头的生活条件和各项福利不错的情况之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在包头定居,这个时代的国民,真正故土难离的只是少数,几百年的压迫之下,普通的民众们过的太苦了,而相对之下,包头的生活,又太过富庶,两者相较之下,包头的人口也在迅速的早呢更加。
其他人也都是如此,即便是一些的老农民,一字不识的也一样的,北方官话,对于大部分的北方民众而言,听懂并不困难,播音员的语速又不快,是较慢速度的播音,保证大部分人都听得懂,包头的影响力大部分都在北方,南方也招募了一部分的工人,可是数量极少,在北方的环境之中,勉勉强强也能够听得懂。
广播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是一个乐子,整整1个小时的播报,包括后面的读报时间,成为了包头的节日,大部分民众,都是站在广场上面听着这些广播,有不少的家庭主妇,因为听广播,耽误了做菜,糊了不少的饭菜,不好家庭今天晚上吃到深夜,也算是包头的创举吧。
两个半小时之后,第一次的广播,结束了,比预定的时间要早,此时已经是深夜了,星光满天,杨元钊对着三个已经紧张的不能行的播音员,两个半小时的连续播音,让他们耗费了大部分的体力,虽然保持了身形,可是如果不是坐在椅子上面,根本就支撑不下去,他点点头,赞许的说道:“你们的表现很好,继续努力!”
三个播音员都满怀着激动,得到杨元钊的赞扬,这是多少人都求不到的东西,他们心中在暗暗的鼓劲,接下来,一定要做的更好,三个播音员没有想到,这作为世界播音第一次的尝试,是正规的广播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