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们的水准。也远超过普通火车工厂的组装车间,100多个6级以上的钳工,在十多个工厂之中抽调起来的,甚至因为组装。还耽误了不少包头机器的生产。
詹天佑正在火车头的旁边,看着火车头,就如同看着他的恋人一般的深情。马上要做开机实验了,一大堆的优质煤。被拉来,一个曾经在正太路上开车的火车司机和另外一个外国工程师一起。开启列车,锅炉烧起来了,一铲子一铲子的煤,被加入到了火车之中,车厢内的温度,明显的升高,水蒸气大量产生,强大的推力开始推动着火车头,当动力稳定之后,火车头缓缓的向前,开出200多米之后,又停了下来。
这只是货场,这一条铁路,也不过是500多米,火车根本不敢高速开行,只是实验一下性能,真正的路上实验,需要等到他进入到了包头铁路上面才可以,这一点,也是需要外国工程师到场的,杨元钊心中有别样的心思,所以就简单验收一下,就给外国工程师签署了合格,对方也乐的逍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可以提前回去,何乐而不为呢。
所有人都辛勤的工作,最终10天不到的时间,所有的列车都组装完毕,4列威武的机车,树立在了车站之上,验收报告上面,杨元钊都已经签署了意见,也没什么好验收的,这些都通过一体机看了,哪怕是旧车厢,磨损也极少,甚至还重新的喷装了一遍,性能优良,火车这玩意,从来都不是用几年,少则十来年,多则几十年,纯钢的玩意,哪里那么容易磨损。
这些外国工程师们开始离开,包头这边出差,公司给出了丰厚的薪水,可是在这个落后的清国,这些人是一刻钟都不愿意停留的。
在这些人走完了之后,杨元钊把剩下的人,加上詹天佑,给叫到了一起,开始了小动作了,新改装之后的蒸汽机,被分拆成了100多个不同的部分,每一个大概就是几百公斤的样子,放在一个库房之中,由专人把他们送到了这里。
一体机打印下来的图纸,分成了100多份,分给了包括詹天佑在内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