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蝴蝶翅膀,已经跟上一世有着明显的不同。历史上,首义的第一枪,直接被包头给扇飞了。有包头这么又粗又大的椽子在外面,谁还在意四川那边的绳头小利。特别是橡胶危机,在杨元钊的趁火打劫和干预之下。在中国产生的影响也没有前世那么大,当然了,那些投机的铁路建设组织者,还是吃了亏,不过没有清政府在前面,他们还遮掩的住。
没有四川的护路运动,也就无所谓湖北新军调防,湖北的武汉也没有了起义的先决条件,首义是在包头,然后就是孙中山和黄兴回国了,在南京起义,而不是在武汉,而且准备的也比原来更好。
前世的教科书上,对孙中山的评价很好,说是民主共和的创始人,真正放在历史之上,孙中山称不上这个名头,他基本上是近代中国战乱不休的源头之一,虽然说成立民国,让民主的精神深入人心,孙中山却没有一条系统的改变**,发展中国的计划,他总是反对,反对,总之就是反对,从护国运动,到护法运动,再到北伐,从1912年开始,每隔几年就要打仗,一直打到死,打到后来的继任者,也跟着打,打对手,打同伴,打军阀,一路打到到20多年后,都没有一个完整的统一国家,浪费了中国最佳的发展机会的,也让战乱不休的中国,迎来了最惨痛的历史。
通过整合和投入,包头的情报已经深入到了中国的大部分角落,北洋军的动作,一点都没有出乎他的所料,袁世凯接下来,要干什么,他也清楚,12万大军已经磨刀霍霍,武装到牙齿的北洋军,马上就要大兵压境了,可是南方的革命党,还在不停的争权夺利之中,他第一次有些怀疑,自己的战略到底能不能成功。
不过即便是北洋扑灭了革命党,统一了除了西北之外中国,也不会对西北产生多大的影响,反倒是比不停的战乱,城头变幻大王旗来的好一点,最少说,北洋军哪怕以现在的实力要统一整个中国除了西北之外的地方,也最少需要2年,然后整合获得力量,恐怕就3年之后了。
3年就让一片贫瘠的包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