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斯二世的怒火,一下子就冒出来了,什么指挥无误,指挥无误会损兵折将,还也有理有据,难道,这个布鲁西诺夫觉得,这样媒体报道,会给他施压,让他放过他么?
或许是连续失败,或许是连尼古拉斯二世都感觉到无计可施了,他哪怕是一个暴躁的帝王,却还有理智的,毕竟,现在德俄摩擦在加剧,除非全国总动员,他不可能召集到足够的部队,既然有外国的军事专家这么说,为了辨别布鲁西诺夫所说的到底是真是假,找来了军事研究人员,负责分析这一战。
俄国的军校也是历史悠久的,也诞生出了一系列的军事指挥人才的,很快的,3天之后,包括两名元帅,12名将军和数百校官共同审阅了这一战,得出来的结论大部分就是,如果事实真的如同布鲁西诺夫所说的那样的话,布鲁西诺夫的失败在最开始就决定了,如果说他真的有错的话,那就是最初的时候,面对着西北的两艘飞艇,应该保留实力,不能够全员上阵的,造成了后面西北占据了绝对的制空权。
可是谁都知道,搏兔尚且要用全力,何况是飞艇,对方气势汹汹而来,哪怕是拿到的首功,也不可能不把全部拍上去,哪个所谓的制空权的,只有在特定的场合才有用,当然了,抛开让人难以想象的大范围的生产能力和调兵能力不说,西北所表现出来的韧性和战斗力,也是极为强大的,因为最后的战斗过程,绝对是硬碰硬的一战,一次次的命令,一次次的战报,甚至是打的过程,都是无可推敲,简直真实到了极点,在这样的硬碰硬之下,哪怕是西北拥有炮火优势,哪怕有飞艇帮助,可是西北军如果没有类似于俄军精锐部队的战斗力,也绝对守不住防线。
要怎么办,一只拥有5o万左右,实力在俄军一流部队,且拥有着强大的技术兵种的部队的,甚至因为有庞大的人口基数,随时都有可能扩编5倍以上的地方,到底要多少人才能够战胜他们,为了一个不毛之地的蒙古的,5倍的话,就是25o万大军,哪怕只是普通装备,压力也太大了,除非是全国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