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直接径直的前往办公区域。坐在聂云台的办公室之中,聂云台的秘书拿来的一系列文件,报表还不怎么的系统,跟西北规格差了一个档次。却可以看出江南造船厂的变化,大量的投入,让整个江南造船厂。变得焕然一新了,旧的船坞。经过了整修和改造之后,变得更加的强大。这点接下太古4500吨的订单就是明证,其余的7个船坞之中,也有7艘大小不一的订单,还有12艘正在排期。
虽然,当全部订单完成了之后,毛收益也不过是170万左右,可是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不是么,从这一点上来看,江南造船厂的6000万估价,一点都不贵,因为这才是6个月的订单,磨合期过去,新的造船船坞完成之后,效率和毛收益,还会持续的增加。
造船业,果然是利润丰厚,只要把船坞合理利用起来,每年的收益都相当的多,一个船坞少则用上几十年,多则百年,英法德百年以上的船坞比比皆是,只是在最近几十年,伴随着海军和科技的攀升,这些船坞不得不落伍了。
硬件还可以,软件上面,报告上面也有提到,按照报告上面所说的,目前邀请的工程师,只是到位了20%左右,剩下的还有五六十名从美国和英国请来的师傅,他们是民用造船领域的能手,让江南造船厂上升了一个台阶。另外一个侧面上说,这就是基础的重要作用,江南造船厂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形成了这种底蕴,如果换成西北,即便有这样的资金,有这样的很船坞,一定程度上面,也无法做到这一点,哪怕有德国的支持也不行,入门这种东西,看起来虚无缥缈,却是实际存在的,当工程师说出来的指标,说出来的命令,下面工人根本听不懂,鸡同鸭讲了,这样的情况下,又怎么能够顺利的工作,达到出色的质量和高的标准和速度呢。
把资料看到一半,杨元钊想到什么一样,突然的说道:“对了,云台兄,后天会到岸一批的设备,你让工程部的人员去接一下,对了,目前我们造船厂的总工是谁?”
“法国人,皮埃尔?”
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