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融入到了长江下游的货船之中,根本就不起眼。作为世界上第二长河,长江上面,不但有千吨级的汽船,还有大量其他的船舶。甚至在水量较大的夏季,万吨级的货船甚至可以上溯到武汉。
测试数据,都作为珍贵的实验资料。存了下来,而杨元钊却在忙乎着别的。在这一艘船建设的中后期,他已经很少亲自的。来到江南造船厂,他的目的是为了调整江南造船厂,让他步入正轨,实际上,这个只用了几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跟穆默约好的又是一个月之后,总不能闲着,杨元钊没有更多的事情处理的情况下,也不能一无事事的,他很自然的把心思,放在了一体机之中。
未来西北入手造船业的最大的三个优势,一方面是电焊,现在已经在逐步的利用上来,300吨的汽船,只是一个初步的开始,接下来需要逐步的摸索,弄出一个体系的,借助着江南造船厂开始进行摸索,未来当青岛造船厂完成以后,会转向那个地方。另外一个优势是动力,已经在西北建设了大型蒸汽机集团和蒸汽轮机的集团,借助一体机和杨元钊前瞻的眼光之下,可以让他们更顺利的发展,最后一个一方面是材料。
之前的船甲板,哪怕是他加强的,只能够算是超出这个时代的船甲板一线,要想获得更大的优势,更好的材料是必然的选择,而这一次,杨元钊把目光投到了特殊的微量材料上面。
钨等重要微量原料,中国储量不少,后世关于他的应用,一直都比世界上顶尖水平弱不少,可是基于这些材料的一些新材料,新项目,却成为21世纪,世界材料发展的主流的。
杨元钊不但是一个穿越者,还拥有一体机这样一个金手指,在材料上面,他拥有天然的优势,这点连列强们都是比不了的,从知道了一体机的材料方面的功能之后,杨元钊哪怕再忙碌,每天都会选择不同的组合方式,因为考虑到包头加工厂的能力,他没有选择稀土类的元素,这个虽然是中国储量最大,白云鄂博的铁矿之中,也伴生了大量的稀土材料。
可是杨元钊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