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妄想,是真正存在得,不是杨元钊不想更高,36台锅炉在极限的情况之下,可以达到15万马力,这是一战科技之中最高的,可以提升,但是幅度不会太大的。
真正制约马力总数,只有10万马力,而不是15万马力的是蒸汽轮机,目前西北解决最大的蒸汽轮机你,不过是2.5万马力,4台并列到一起,才整整10万马力,在蒸汽轮机上面,有些拉了后腿,这不但对西北是这样,对其他各国也是如此,蒸汽轮机的不足,是一战时期大部分的战列舰的马力数相差不大的根本原因,很少有超过10万马力的,大部分的蒸汽轮机,都在2万2万2之间,4台超过8万都不得了。
当船彻底的出了易北河,进入到了北海,然后直接的向南前往直布罗陀海峡的时候,杨元钊拿着一叠的文件,主动的前往法比安和哈维的房间,之前已经通过助手们预约过了,在接下来的时间之中,他有一个小时跟他们谈论事情。
杨元钊手中拿着的,是他精心准备的动力系统,对于一艘战舰,到底要如何设计才合理,他不知道,哪怕是有一体机,哪怕是有评分系统,他都无从下手,因为他不熟悉造船,更不知道怎么去设计的,可是法比安知道啊。
对于战舰来说,有很多重要的东西,有一点杨元钊非常清楚,动力对于一个战舰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任何的指标,都是各自的项目,单独一项很难影响到其他项目,但是动力不一样,对于一个战舰而言,最根本,也是最必须要解决的,就是战舰的动力。
有了强大的动力的前提之下,一切的设计都可以游刃有余,强大的动力是一切的根源,杨元钊的这个动力系统,超过了未来的伊丽莎白女王级7.5万马力,更超过了巴伐利亚级的32000马力,甚至相当于3个巴伐利亚及,达到了惊人的10万马力,拥有一体机和后世见解的杨元钊,可以让如此庞大的动力机组,整个体积和重量,都不会比伊丽莎白女王级高。
按照最终的结果,这一个动力机组体积上,只有伊丽莎白女王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