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设备上面的首战告捷,其实还是在西北的预料之中,第二次工业革命,早在几十年前,就在世界上轰轰烈烈的开启了,电力比蒸汽动力更容易控制,更节约,效率更强,让电力在各个领域进行着应用,正式电力的推动,技术更加领先的德国和美国,才在总量上超越了英国,成为了世界上强大的工业国。
南洋的商人通过德美农场,购进了一批基础的设备,这些设备大多数都可以用电力驱动,生产力比较强大,在南洋这些地方,拥有着相当的竞争力,几乎所有投资工厂的南洋商人都赚到钱了,可是这其中有一个问题,东南亚这边,电力分布很不均衡,殖民当局也没有打算在这边铺设大规模的电气线路和兴建电厂,他们在生产的时候大受影响。
电力攀升,电力的缺口越来越大,投资兴办电力公司的意图也比较强烈,甚至有人会把这个看成一个最热门的生意。过去的一年多,在西北的支持之下,以陈嘉庚为首的这些富商,迅速的扩充着资本,短短的一年多时间,资本额度几乎翻了几个跟头,这也是陈嘉庚能够压制住几个南洋传统的家族,成为这个代表团的团长的根本原因。
陈嘉庚作为最早投身到电力行业,对电力方面的配置也很关心,不过在火车上的时候,西北负责接待人员,就跟他简单的接洽。电力方面的部分东西他都知道,可是他没有跟其他的家族争抢,除了槟城附近的。剩下的没有涉足,留下来了一定的资金,好东西在后面。
代表团成员众多,几百人不一定每一个人都关注于电力生产方面,他们只要有自己的电来用就好了,他们更关注,能不能够买到机器。销售西北的产品,获得了相当收益。让这些南洋的商人,眼界更加的开阔,特别是跟德美农场接触之后,很多西北观点。几乎是深入人心,工业超过农业这一理念,已经得到了验证,便宜的原材料,经过了初级的加工,价格立马不一样。
就如同面粉一样,普通的面粉,用石磨磨成,非公费力。还不好吃,但是精制面粉和白面,这些价格就相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