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被德国接收,简单适应了之后,转送到了各个工厂。从进入到1914年开始,贯穿整个农历的腊月,这个工作一直都不停歇,经过了最初的慌乱之后,已经形成了也一套完整的体系,运转顺利了起来,源源不断的安置民工了。
欧洲大战的核心德国,在腊月是一片热闹的景象,欧洲人是公历纪年,也就没有新年之类的,可是陆续通过3B铁路,运送过来庞大的,数百万的民工,着实让德国兴奋不已,这对于德国而言,不亚于一个强心针。
中国人的生产能力,在之前的生产建设兵团和铁路建设兵团,已经尽显无疑了,这两大企业接管了德国国内的大规模建设,就连刚刚通过的德法边境的永固式防御基地,也是西北建设,高昂的效率,优秀的质量,让德国对于西北的生产力相当的满意,进而对于民工很是期待。
西北的提醒,让德国发现了问题,在欧洲战争速胜的可能性已经不复存在的前提之下,持续作战能力已经成为了主流,这种时候,哪怕一把步枪的生产,都尤为重要,这代表着国家力量耗费减少,可欧洲诸国,除了俄罗斯之外,都存在一个问题,人力应用的问题,特别是德国,德国交通断绝,再加上也没有很多殖民地的情况之下,无法从外围获得输血,在人力的选择之上,必须要考虑军事,工业和农业。
这时候,西北趁机提出来的方案,几乎是正中下怀,这个诱饵太大了,哪怕他真的是有毒的,德国人也先吃下去再说,更何况非常的合理,德国方面可以按照德国这边的标准,负责西北民工的工资,解决吃饭和住宿的问题,这些可以折合成费用,算下来的话,没有趁火打劫,却解决了德国最关键的人手问题,只要这些民工差不多,或者说,懂得一点技术,那么德国就最少可以解放出一半的人力,这些人力无论是投入到任何方面,都会让德国的战争潜力上升一个档次。
为了招待好这些民工,特别是见到了第一批30万民工之后,简单的测试了一下他们,技术水平比较统一,不算很高,却也不是一点都没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