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么一次性的拿出来,真的有些冤大头的感觉,为此西北政府之中,对于这件事情,是有分歧的。
不过。杨元钊的决定,给了这件事情一锤定音的结果,对于中国来说。这可能是唯一有机会,把法国人从中国弄走的那些文物拿回来的机会了,看起来花费较大,可是对于和平时代来说,这真的不算什么,乱世黄金,盛世古董,当人们安居乐业的前提之下,古董这样精神上的需求就提上来了。在法国的文物之中,非洲只是极少部分。抛开了中国的文物,亚洲。欧洲的,甚至美洲的,未来,都是一个销售方向,说不定,还能够挣钱呢。
古董的钱,一部分走西北政府的账户,只有十分之一左右,对于政府工作的压力不大,剩下的被杨元钊拿出了一半,几大财团拿出来一半,顺利的解决了,说起来,西北巨大多数的产业,都是杨元钊的私产,正是在他的努力之下,才为西北奠定了工业的基础,可是他很清楚,从某种程度上面,他一个人控制的财富太过庞大了,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不好,他现在可以保证住心态,未来呢?
来到这个时代,是中国的机会,也是炎黄子孙的机会,不知道这个时代,跟后世到底有没有关系,可是的他希望他所在的时代,中国可以发展的更好,所以,个人控制财富太多,不太合适,也顾不过来,必须逐步把他们交给国家,让他名下的财富,变成国家控股的大型企业,这样国家资本主义的宏观调控,针对的又是全体国民,对于中国才最好。
杨元钊是这么做的,也不计成本,但是时间还比较的短,一部分已经移交给了西北政府,绝大部分的资金和分红还是给了杨元钊,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甚至不会比西北政府的财政收入少多少,一些不方便政府支出的项目,比如说秘密研究项目,情报部门的支出等等,走的都是这个账户,现在又多了慈善和这一次的购买文物的花费,并且,这个数字会成为一个定例,持续下去。
茫茫的大海之上,一队潜艇正在快速的前行,因为这里不属于任何人的范围,又是公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