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就知道不对劲了,果断的离开了所在的海域,向非洲南部而去。
由于行动相当的果断,对方也只是怀疑,不是确定,也就没有拦阻他们,在越过了超过200海里的密集巡逻区域之后,补给船队的给舍尔舰队发出了警告,然后快速的向他们靠拢。现在距离几内亚湾已经不远了。
舍尔接到电报之后,愣了一下,然后稍稍一想,就明白了,英国之前一直都在逼迫德国,让德国提前跟他们战略决战,那么舍尔的舰队,不远万里从远东回归,也是在他们的预料之内的。沿途没有什么阻拦,或者说。有阻拦,被他们避开了,可是绕行了整个非洲大陆之后,抵达到距离欧洲已有一步之遥的地方。英国如果再不设置关口,那就是不可能的,几十艘,甚至是上百艘船,密布在非洲西海岸,这只是一个开门宴。接下来,在整个北海,估计类似的布置还更多。
怎么办,在等待补给船队的时候,舍尔就在想,如果他是指挥官的话,在这里进行拉网式的搜查的话,只要有足够多的船,他要想过去,还真的很困难。
舍尔没有等多长时间,这里足够偏僻,距离协约国的搜索区域,有一段不短的距离,没有什么船只到了这个附近的,差不多一个晚上之后,负责补给的船只到了。
这些船,表面上看,就是普通商船,可是实际上,只要进行稍稍变化,打开了船舱之后,把一系列器材给安装上去,就会成为补给舰,可以在短时间之中,为舍尔舰队添加燃油,清理浮游生物,更换和检修轮机机组,还有一些细小设置,甚至在关键时刻,还可以快速的换装炮管。
双方共同锚泊在这个小岛礁之上,然后开始了补给作业,舍尔在开始作业之后,专门去面见到了,负责的补给的中国方面军官,这是一个年轻的军官,只有20多岁的样子,在一年多东南亚的经历之中,舍尔也算对中国的海军有些了解,他很年轻,无论是舰船,还是军人,都相当的年轻,类似着程璧光这样,超过50岁的军官,少之又少,甚至并不坐在关键的位置之上,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