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英军来说,要稍稍的远一点。
虽然还没有真正的瞄准和开炮,可前期的准备已经开始了,在有线电话的帮助下,舍尔可以跟指挥平台进行交流,这时候当然是跟作战有关系,主要是选定目标。
指挥系统给出了3种选择。4个目标,3个目标。2个目标,分别代表攻击舰船的数目,舍尔很自然的选择了2个目标,一个目标太过浪费了,9艘战舰,80多门火炮。如果只针对一个目标的话,甚至有可能一次性的将一艘主力舰送入到大海之中,可是更多的,则是浪费,9成以上炮弹是打不中。2个目标比不上3个目标,4个目标那样命中率高,可是兼顾了命中率和杀伤力,是最佳的选择。
几海里的距离,在陆地上相当的远,对于都是20节以上,相对速度高达45节以上的舰队来说,差不多一分钟就是一节,从12节到8节,只用了5分钟的时间,在越过了8海里这个距离,也就是公制射程的15公里之内,所有舰船都达到了最适合的地方的时候,舍尔一声令下,瞄准,开炮!
命令首先下达到了指挥台,哪里早已经动态的测定,操作的中国军人,迅速的把一些数据输入到了系统之中,并且对参数进行调整。
不同于在东南亚的时候,整体不太熟悉,经过了数千里的转战,特别是过去的3天时间之中,连续的高强度的作战,在配合上面,他已经跟舍尔舰队完美的结合成了一体,反应速度大大的增强。
20秒,这对于这个时代的瞄准而言,简直是一个神一样的速度,可是他不但完成了瞄准,还把每一门炮的数据都给布置下去了。
当然了,每一艘战列舰都是齐射,一方面,齐射可以增加命中率,另外一方面,15寸舰炮的后坐力很猛,如果在相对较短时间之中,向不同方向发射的话,这个不同方向的后坐力,会让战舰产生问题。
因为距离较远,所以整个调整做的非常到位,指挥系统开始指挥,有了上方,5个点的高空侦查,数据的可靠性得到了巨大的保证,计算机的强悍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