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下的。
要实现散兵一样的协调,首先,通讯必须要达到时时刻刻的,然后需要计算出每一艘船,甚至是每一个个体传播的余量,设计时间不可能是同时,这个时间把握上面,就是一个大问题,牵扯到的计算量相当的大,这也是他们想不通的地方。
当大部分设计师把目标放在瞄准系统的突破性发展,想要搞清楚到底是什么样的瞄准有这么强悍的作用,一个设计师敏锐看到了另外的问题,并且提出来,不到10发炮弹,在没有明确的击中弹药,引发殉爆的前提下,2艘主力舰就失去了抵抗能力,甚至开始下沉,这样火炮威力有多大,是不是可以讨论一下。
首席设计师愣住了,他越想脸色越严峻,舍尔舰队的强悍,似乎并不是一个地方产生的突破,15寸火炮的项目,他们英国也在研究之中,大体的攻击力他们也清楚,可是即便达到设计的完全效果,这个15寸舰炮也不可能这么轻易的穿破主力舰的装甲,特别在计算了被击中的主力舰的装甲之后,他们得到了一个惊人的结果,那就是,对方的15寸主炮的穿甲效果,比他们设计之中的15寸火炮的最大穿甲能力,都要超出40%以上,这在战列舰的主炮领域,已经不能够称之为相差不大,这是整整一代,甚至是两代的差距,差不多就是12寸跟15寸之间的差距。
这个差距可有些大,12寸和15寸之间,看起来,只是三寸的差距,这几乎是7年,甚至更久的研究过程,在战舰身上,这近乎了一代,从无畏舰到超无畏的区别,实力相差之大,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更快的速度,更犀利的炮火,甚至更强的防御,在战报之中,也有几个关于他们反击命中的记载,可是对方的护甲极为的强大,直接的就弹开了这些火炮,没有造成任何观察所能够看到的战果。
这也就是这一战战果悬殊的根本原因,9艘对9艘,他们沉了5艘,伤了3艘,可是对方,毫发未损,命中的七八发炮弹,连皮毛都没有伤到,从这个意义上面说,对方防护恐怕也不是简单的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