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理,除了没好处之外,远赴万里之外,人生地不熟的,也容易出问题,万一德国命令他们去送死。以欧洲大战的惨烈,可不是几万人,几十万人能够打住的,最少是上百万,甚至是几百万的伤亡,中国哪怕家大业大,也不可能投入到这样无休无止血肉磨坊之中。
杨元钊统一了整个西北之间高层的看法,不直接派出兰芳正规军,可是德国所处的局面,是一个难以抉择的局面。意大利在这一战之中的表现,绝对可以称之为失败的,真的跟意大利面一样的面,根本无法抵挡协约国的锋芒。一旦损失较大,以意大利的尿性,肯定会跟协约国单方面投降的,一个地中海中部的大国,加入到协约国的阵营,这可不是一加一的问题了。协约国拥有了一个在南方的重要节点,进可攻退可守,这一点,不能不重视。
几经商量,最终,选择了一个折中方案。那就是,可以派出非军队编制的,加入到同盟国的军队之中,中国和兰芳会负责进行必要的语言,基本军事训练和营养等等,保证是一个合格军人,并且把这些人等同于兰芳正规军的待遇,立功,薪水,甚至是退役之后的待遇,然后,德国前来招兵,在自愿互利的前提下,加入到德**队序列,由他们统一指挥。
看起来冠冕堂皇的计划,却蕴含着别样的心思,现在的兰芳,超过3600万人,其中2000万是华人,还有1600万的土著,由于杀戮的关系,不少的土著都是青壮年,老人孩子,甚至是妇女,撑不过险恶的条件,这些人在兰芳和中国看来,是一个不稳定因素,其中最少可以征兵一半,欧洲的血肉磨坊,只要清理掉大部分,对于未来东南亚来说,简直是一个稳固的基石。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方案,甚至在现在,兰芳就可以供150万人供德国选择。说白了的,在整个东南亚土人受到压制的前提之下,当兵成为了唯一的出路,兰芳国防军,不可能有很多的名额,到现在为止才142万,可是整个东南亚,土人的总数高达一千六七百万,这还是大量消耗之后的结果,稀释,招工,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