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争取把中国拖住,显然,哪怕中国隐藏了很多的东西,在协约国看来,中国依然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这一场远比历史上更加庞大的一战开启已经一年多,快两年了,在这两年的时间之中,不但参战的主要国家。战损和消耗远比前世的强大的多,各国之间的结合也日益紧密。
现在世界上的主要国家,也已经形成了两个不同的体系,即便是名义上的中立方也是一样,要么是协约国,要么是同盟国,世界上的工业国,没有加入战争的也只有中国了,杨元钊之前抱着的打算,是借助着中立的好处。左右逢源,从协约国和同盟国都获得好处。
战争刚刚开启的时候,这样做是正确的,无论是协约国。还是同盟国,都抱着速胜对手的想法,这时候,别说各国之间的联系,只要能够大幅度的获得武器,任何国家都可以。甚至当时还是在交战状态之中的俄罗斯,都从中国获取武器。可伴随着战争的逐步深入的,国与国之间的商业行为,逐步的变了模样,变得多了一些附加条件的。最开始,西北还不知道,伴随着协约国的订单大幅度的减少,他们也发现了,却毫无办法。
美国天然的优势,哪怕在没有参战之前,就获得了大量的协约国的订单,甚至现在,由于美国参战,减少了工业生产的前提下,无法尽可能的满足订单,可是英法俄甚至是等着,都不愿意给中国,也就是一些商船的订单,可是在协约国庞大的战争订单之中,根本不算什么,况且现在也大幅度的减少。
中国加入到世界大战的时机不能说成熟了,不加入到世界大战之中,也没有更多的好处,这样的话,有限度的增加烈度,占据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尽可能的为将来,进入到中西伯利亚,甚至是西西伯利亚做出准备,还是相当的必要的。
东北是中国境内,跟俄罗斯的环境最为合拍和合适的地方,在这个地方,上百万的军队开始作者适应性的训练,而且铁路也已经修建到了极致,有些甚至越过了已经划定的双方边界线的,地广人稀的俄罗斯,加上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