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超过30美元,可是年产量只要突破100万吨。就是数千万美元的年收入,至于1000万吨,也不是不可能的,类似巴库这样世界级的大油田。年产5000万吨没问题。
其实中国比德国更加的有信心,这也是中国权利支持德国,拿下巴库的根本所在。历史久远的问题,在杨元钊所在的时代。巴库已经没落了,从1950年之后。巴库就不是俄罗斯产油的重点,可是他却知道,号称第二巴库的乌拉尔油田,是后世世界上10大油田之一,年产原有1亿吨。
如果德国拿下了巴库之后,再借助着中国的采油技术,会诞生多么强悍的产量,虽然中国没有开发他所知道的几个大油田,可是在陕西延安油田的技术研究和改造,一直很都没有停歇,最高的钻探深度,可以达到惊人的4500米,这已经绝大多数后世油田的钻探深度,至于一些更新的采油设备,也在一直的提点之中,逐步进步,已经远超过了这个时代,他相信,只要德国愿意把巴库交给他们,在中国的勘探和采油的技术面前,产量上升3倍以上,甚至5倍都完全没有问题。
当罗迪克这个报告送到陆军参谋总部的时候,参谋总部正在制定,对黑海另外一端的攻击计划,在过去的几个月之中,对于黑海沿岸的俄罗斯城市,一直是情报部门调查的重点,必须要弄清楚,那里有多少防御力量,有多少陆上炮台,炮台使用的火炮是什么,甚至更进一步,城市之中有多少兵力,甚至连沿海是否适合登陆,也在检查的范围之中。这些调查结果会形成数据,用于决定到底向那个方向攻击。
其实多等几个月,也是很有好处,德国进一步的知道了远东到底发生了什么,中国已经逼近叶卡捷琳堡了,那个地方,就算是德国也知道,那是俄罗斯准备的战时陪都之一,算是西伯利亚附近最发达的城市,不但有庞大和稳固的防御体系,就算是工农业也能够解决不少,中国依然能够打到城下,只是因为伤亡的问题没有直接攻击,可是谁都清楚,时间长了,中国人拿下它,应该是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