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了唯一的选择,这也是中国对德国的支持日益提升的根本原因,因为利润已经支撑了一些支持。
潜艇的价格就是10倍的代表,比德国方面的潜艇高多了,乍一看这个价格不能接受,即便是因为不得不下达潜艇的订单,以保持在北大西洋的破交优势,可是内心深处还是会不舒服的,仿佛中国人在趁火打劫一样,可是的仔细的仔细的把各种东西分别的计算进来的话,中国方面,还真的是拿出了一个公道的价格,最起码不是之前德国以为的胡乱开价。
材料和科技的优势,就是这样,就如同16寸火炮跟15寸的对比一样,看起来增加了一寸,可是价格上面翻几倍是没有问题的,除非等时间成熟,让这方面的价格降低下来。
对于秦级来说,首先,就是钢材上面的提升,潜艇的外壳,在秦级之中,已经不适用原来的普通的铸铁外壳,或者普通的碳钢外壳,那种外壳的防护能力有限,只要进入到一定的深度就下不去了,别说是抵御深水炸弹了,就算是一块弹片或者冲击波,都会对他产生较大的杀伤,轻则受创,不得不浮出水面,重则直接沉没,这都不是最关键的问题,在了解了秦级的数据之后,德国知道之前的潜艇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声音过高,被声呐轻松的掌握了,而秦级潜艇的外壳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吸引效果极佳,声音不容易内外传导,新式的潜艇外壳,加上吸音涂层,不但对音波有吸附作用,甚至还有一定的防护能力,最起码一般的弹片和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不太可能对它产生影响。
这种多功能的复合材料,价格也是极高,在中国给出的数据之中,几乎是普通装甲钢3倍以上,这个数据,德国方面在不了解工艺和生产工程的时候,是认可的。除了潜艇外壳之外,动力系统,主轴,大功率的柴油发动机,这些都是德国不曾接触过的,在大功率的柴油发动机方面,德国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心得的,可是这个制造的良品率和的动力性能上面,跟中国生产的,有巨大的差距,这一点上面,德国只能够根据他们的生产成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