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的陆军作战之中,如何保护自己的重炮,削弱和干掉对方的重炮,是指挥官指挥艺术的最直观的体现。
如何打好时间差,如果抓住对方的薄弱地方,把自己的火力投过去,跟后世的自走火炮这样的装甲力量不一样,打炮是绝对的攻强守弱的,一旦炮兵阵地没有抓住时机转移,被对方抓住机会的话,一次火炮覆盖,就足以让战略炮兵力量受到重创。
从拿破仑开辟了陆军炮火时代开始,火炮就在陆军力量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有火炮跟没有火炮,这完全是两种战斗力,现在,德国拥有了这个之后德国火炮,在远程威慑上面的威力,远高于协约国的火炮,以往可能要攻击10分钟左右,就紧急的调离,可是布置在一些高地之上,达到极限的炮火,完全可以无视这一点,15%的距离增加,代表着最少3公里,陆军炮火,100米已经是给界限了,更别说3公里,德国只要想打,基本上是一边倒,除了要防备协约国空中袭击,其他情况下不必考虑,这样全力以赴,甚至让演练的速度也快了很多。
哪怕没有威胁的情况之下,也是在战斗的状态之下打过去,战争永远比训练来的快,德国这边到时打的爽了,协约国一边就惨了的,他们选择了最错的结果,退守到了防线之中,防线是稳固了,却更加密集了,要知道,此时此刻在德国前线155重炮最少也有8000门左右,本身使用重弹之后,威力远比普通的155大,协约国又是密集阵营,顿时倒霉了。
防炮洞是可以挡住155的,可是其他阵地就不可以,相当于220毫米重炮攻击的炮弹,又精准度相当的高,公海舰队舰炮强大,可再怎么,他的火炮数量有限,8000门火炮,毫无顾忌的攻击,又打的比较精准,伤亡数字就大规模的提升起来了。
德国见到有便宜可以占,加上公海舰队的偷袭还没有稳定下来的时候,再一次集中火炮,攻击了一处薄弱的环节,突破了这一道防线,歼敌数量不多,在25万左右,可是波尔多前线再一次的后退了3公里,整个防线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