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的行动,把这一片被两个海洋灌溉的土地,彻底的纳入到德国的范围之中,目前德国不缺粮食,可是在战争的时间,粮食谁会觉得多呢?dudu2();
最关键的是,粮食代表着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德国也是在跟中国的合作之中,才认识到了人口的重要性,接下来时间,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增加人口,甚至德国高层还有建议,直接用经济利益或者国家福利之类的,加强人口增长,只不过在战争之中,因为稳定的关系,没有真正的实施,可是计划已经在做了。
无论是移民德裔,还是同化德语种族,甚至连中国支持的那些东南亚土著和原属于的德国非洲殖民地的黑人也不放过,只要讲德语,受到了德国教育,拥护德国的,都可以看成德国的一份子,在德皇看来,如果德国在战争之前,总人口是现在的一倍以上的话,德国的战争进程,绝对不是这个样子,甚至英国是否敢于跟德国开战,都是一个未知数。
鼓励生育,增加移民,这都需要资本,历史上,在战争的第四个年头,德国的各方面都已经枯竭了,可是在这个时代,巴库的石油开始大规模的生产了之后,德国的经济状态已经好了很多了,中国从巴库获得的时候,除了一部分是用建设油田的费用来偿还的,大部分都是销售的,价格跟世界的石油价格是一样的,中国并没有在中间打上折扣,当产量越来越高的时候,德国获得资金也就越多。
德国依靠着俘虏的收益,就每年赚取了大量的财富,5000万以上的民工,哪怕按照最基础的每年50美元,就是25亿美元,当人员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情况之下,这个数字非常的惊人,这已经是德国政府最大的财源之一。对于中国来说,直接支付现金的很少,大部分都是用各种的货物来抵消,这等于说,付出的成本相当的小,特别是占据支付最大块头的军火,军火在这个世界大战时期的利润极高,三五倍都是正常的,更别说其他的畅销产品,25亿,可能付出的成本最多就是三五亿的样子。dudu3();
可是账不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