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在经过了稍稍的改变之后,雷达去除了最少2个不重要的单元,减重5%。dudu3();
这不是一个小的数目,20吨的5%,大概有一吨了,可以说比之前最大幅度的减重都要多,从这一点开始,仿佛开了窍一样,所有人都在疯狂的想着,如何在雷达上面扒拉下一块来,减重一方面是功能性的,更重要的是使用更新的材料,更加的独特的设计,已达到用更轻重量,保证雷达质量的结果。
中国在新材料上面的效果惊人,再加上,雷达的测量范围,可以不用的太远,普通的雷达,测量范围可能是在300公里以上,空中雷达可以不用那么多,300公里对于他而言是浪费,甚至从实验数据上面显示,同样性能的雷达,在高空和地面的测量范围是不一样的,越高的高度,测量的范围就越多,500米的高空,比地面上,最少要提升相当的程度,这之前也是雷达站多建设在山上,并且拥有一个巨大的天线的根本原因。
山峰再高也高不过飞机,飞机永远比山峰飞的高,按照现在中国的飞机在8000-1万米的升限,珠穆朗玛峰作为世界最高的山,也不过是8400多米,飞机可以轻松的飞过他,并且目前中国飞机的极限可以达到1.5万米以上,这个高度就是山峰无法达到。
再说了,超过4000米的山峰,雷达也不好弄上去,几十吨,几十立方米的大家伙,不是那么容易弄的,在第一次发现了雷达的测距距离之后,之后又专门的对雷达的测距规律进行了设计,当这个高度达到了4000-1万米的时候,这个提升幅度相当的出色,这也成为了未来雷达高度的基本判定。
正因为高度上面,对雷达的探测范围有了增幅,在加上从实战的角度上面说,雷达也不需要太大的探查范围,100公里以内就可以了,这几乎相当于地面几十公里,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雷达的小型化,从小到大不容易,可是从大到小,只要不是进入到微观世界,在原型机已经出现的前提下,就容易了许多。
从25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