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的挑选,最终他从10名资深工程师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了随队的最高的军官。
陕西战车工厂,本身就是隶属于陆军,以前只是半军管的状态,军品生产由军代表监控,在整个国家进入到战争状态之后,作为陆军最重要的生产单位的战车工厂,也被编制为军管,一个拥有17000名工人,超过200套大型机器,日生产重型坦克的速度在5辆的工厂,是正军职单位,作为高级工程师,动力系统的负责人之一,郑树明也挂上了上校军衔,在他的这个年龄,除了最早加入到西北军体系的那些高层军官之外,已经算是相当高级的军官了。
作为中国派遣部队,只是一个维修的团队,因为中国承诺过,不介入到美日之间的战争之中,在加上这一次,可能真的是九死一生的,这部分文职人员,还可以通过投降,或者是通过水上飞机去接回来的方式回归,大量的武装人员,真的很难。
在组织研究整个计划的时候,中国的侦察机,已经地毯式的搜索了,已经精确地绘制出了美国的地图,并且把所有能够起降水上飞机的水面都给标注了,抛开了一些人流密集的,剩下的,可供使用的并不多,其中靠近落基山脉的几个,会被用作支持陈仓计划。故而水上飞机迎接,已经是最后的方法了,人员不必很多,最终,中国还是没有派遣作战部队。
作为随队工程师的郑树明,在临出发的时候,也临时升了两级,挂上了少将的军衔,成为这一只不足500人中国团队的最高指挥官,也算是跟日本有些相对平等的交流,新一军的军长川崎美景才是中将。
郑树明不单单要记住,有关坦克维修和故障上面的数据,也必须记住各种消耗,一些很不常见的消耗,燃油,或者是非战争和战争损耗,虽然对于郑树明而言,他不知道要记录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却还是按照后方的命令,把这些数据一一记录在案,接下来,会在每天的日报之中,形成报告,把这些东西送回去。
让郑树明记录这些东西的原因非常简单,这些记录代表着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