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饭,而现在时代变了,厂子不行了。
要卖也是我们顺华厂的事,已经跟你们红书大队没关系了。而且,当时你们红书大队全大队人凑一块也不过一千号人。
分成了二百户。而当时招工时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小伙子或姑娘进到厂子里当工人。就是没有子弟的家庭也从亲戚挑了人进厂子干活。而且,全是正式职工。”
“谁说的,当时你们要在我们大队建厂,自然就得解决大队的年青人的就业问题了。
一来本地人招进来也方便,而且,连宿舍楼都给省了,你们算算也划算。如果招外地人进来,你们还得建更多的宿舍楼给他们住是不是?
还有,食堂一块你们也省了不少的儿。我们当时只是说把这块地皮借给你们用。
后来,你们一直没交钱,我们见自己村的年青人都在厂里,也不好意思来催了。这事,一拖就是几十年了。”马东风身旁一个年青人站了起来,大声说道。此人长得跟马东风有几分相似,估计是父子或爷孙。
“马虹春,你讲点道理好不好?要不是你们用地皮换工作名额,我们会用红书村的人,笑话了。
那个时候想进国营厂的,说句实话,能把我家门槛踩破了。你们大队的青年人,要化没化,要水平没水平。
如果正式招工的话,我们当时至少得初毕业的。你们红书大队进来的职工基本上都是小学都没毕业的。为了地皮不用付款,厂里也认了。
而且,当时要不是你们开出这么个条件来,我们顺华纺织厂去啥地方找不到地盘建厂。那个时候,地皮到处都是,又不光是你们红书大队一家?
而且,顺华纺织厂在你们那地儿建厂这么多年来,不要讲别的,至少为了车子进去厂里的方便,厂里重建了大路。
就是我们顺华后来赚了钱建的幼儿园以及小学,你们村人不照样进来读书。
就是‘红书学’我们顺华也出了一半的钱。这些,老厂长全记在本子里的。
而且,我们厂建你们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