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自耕农只会在“度田料民”政策马上就要成功的时候才会表示支持,在胜负未分形势尚不明朗的现在,罗仁琼是不能指望可以从他们身上得到任何支持的。
人数最多的是各家土豪控制下的大量田客,部曲,他们对于“度田料民”政策的态度是很矛盾,一方面他们对于现有的为人奴仆,受土豪压迫,“出则为兵,入则为奴”的现状表示不满,对于可以改变他们这一悲惨现状的“度田料民”政策,有一定的希望;可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些田客,部曲往往数代都与那些土豪比邻而居,有的还是同宗同族,有强大的血缘和地缘纽带联结,在唐末盗匪横行,官府软弱的无政府状态,这些土豪武装集团同时也是对他们的一种保护,那些有一定政治军事才能的土豪头领,对手下的部曲,田客的剥夺反而比对那些还不属于他们的自耕农要有节制一些,他们害怕实施了“度田料民”政策之后,列名籍书之中的他们,不但要承担更加沉重的官府税收和劳役,甚至还要被征发为兵,埋骨他乡,此后再也不能和家人团聚,所以他们对于“度田料民”政策的态度是很复杂矛盾,既有支持也有反对,而且和他们所在的集团首领的各种能力也息息相关,一般来说,土豪集团的首领对部曲越是体恤,剥削越是节制,这个集团的部曲田客的向心力就越强,对“度田料民”政策的反对程度就越强,反之则向心力越弱,就越支持“度田料民”政策。
而最坚决反对“度田料民”政策的自然是人数最少的土豪首领,他们清醒的认识到这个政策就是冲着他们来的,临海城中的官府的目的就是要把台州境内这些大小不一的土豪集团全部打碎,重新还原为原子化的“编户齐民”,从而把土地和人口重新掌握在他们手中。之所以这些土豪还没有“打到临海去,揪出狗官来”,其原因无非是以下几个:首先,这还只是个传闻,临海城的官府并没有发出文告来,没有一个兴师动众的名头;其二现在是春耕季节,动员大量的部曲是件麻烦事,后遗症也很强烈;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临海城的守兵虽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