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木老爹敛笑凝目,仰望前方,一丝愁绪萦聚上心头。筹思半晌,他挼须喟叹:“走吧,孩子们,我领你们参观小墓室。”
胡木老爹推开左边第一间小墓室门,跃入眼帘的是一个上百平方米的空间,暮室的四壁绘上了许多壁画,当中有些已模糊不清。这间小墓室依旧有七盏灯,只不过壁灯光亮要比外面大墓室暗得多。小墓室整齐排列了许多土陶、彩陶和瓷器,有碗、碟、盘、壶、灯。罐、盆、缸,古朴素雅,稚拙而带有浓厚的异域气息,给人以独特的艺术感染力。这些造型别致的陶器工艺品不下二百件,分别有豆绿、古蓝、黑、褐黄多种颜色。胡木老爹指着这些已做了标记的陶器说:“这是墓穴的随葬器物,古西域各族人民文化艺术的结晶,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真漂亮!想不到古西域人能烧出这样瑰丽的陶器跟瓷器。”赵蝶满眼熠辉,由衷地赞叹道。接着她问:“这些陶器是咋烧制成的呢?”
“这主要取决于陶土和釉桨的成分不同,陶土的化学成分不外乎锡、铅、铁、钙、钾、钠等,由于粘土含量不同,因此又有白陶红陶灰陶之分。就釉桨来说,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成的釉料多成墨绿、蓝绿、褐黄等色,这种色釉近似唐三彩色釉,在炼烧的时候,温度一般在八百摄氏度,不要看这一件小小的陶器,它们都是历史的见证,在它们的身上,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历史的足迹。”
胡木老爹轻轻托起一只很精致的陶壶说:“这只陶壶是喀喇汗朝时期,专供在节日欢宴前大臣们洗手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的汗朝的文化特色。”接着胡木老爹来到一口大缸前,这口缸高近一米,色釉多半蓝绿,并伴有褐黄。令人惊奇的是,这口缸不同的色釉装饰的图案组成了高山、湖泊和船舟,船头站立的渔人正飞撒手中的渔网。高山之巅,有一轮红日在云间冉冉升起,胡木老爹轻拍缸身说:“这口缸出自莎车,图案不仅记录了当时西域人民生活方式,还记载了当时的地理情况,几年前,我去莎车作短时考查时,发现了那个早已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