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舅母添了半碗稀粥递给江氏。
江氏捧着碗,“宁儿,你说说吧,到底怎么回事?你不讲清楚,姥姥吃不下。”
江若宁想了片刻,“二妞,去院子喂阿宝。”
二妞应声抱着阿宝离开。
江若宁便从四年自己进县城应选李记绣女的事说起。
河舅母听到江若宁为了家里过上好日子进城应选绣女,结果被人点穴下药,还被人诳着拜花堂,而这新郎便是温如山。事后,她又如何的害怕,只好编了谎话欺骗长辈。
河舅母蓦地忆起,当年他们让水柱进城来寻江若宁,当时好像听说江若宁在灵隐寺祈福抄经,原来就是那几天生了变故。
姥姥用眼神警告河舅母:少说几句,让宁儿把话说完。
江若宁细细地详说了一遍。
沉默,久久的沉默。
河家现在的好日子,全是江若宁当年牺牲名节换来的。
他们都猜错了,一直以为这宅子是江若宁的父母所置,原来不是,是温如山给的,就连家里买良田造新屋的银子也都是温如山给的。
河舅母面有动容,江若宁并不是河家的亲外甥女,可她为了让全家过上好日子,能吃饱穿暖,居然做出了这样的牺牲。她想埋怨两句,却怎么也说不出口,无论曾经对江若宁如何,但最近这几年,河舅母是真的喜欢江若宁,拿她当自家女儿一般看待,她甚至还常去找媒婆,让媒婆给江若宁寻几门好亲事。
只是,江若宁这女捕快的身份,她名声越响,嫁人的希望就越小,尤其这两年更是呈直线下降的趋势,但凡家里条件好些的,谁家愿意娶这样强悍的儿媳?家里条件差的倒乐意,可河家又瞧不上。
在姥姥看来,她的外孙女就是最好的,怎么也要挑个好的配江若宁。可她瞧得上的,人家一听江若宁的情况,立马就摇头。
“姥姥,当年他们离开,我收拾房间时发现了一纸婚书,后来的几年,我便想着,设法在奉天府官媒署消了卷宗档案。李捕头也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