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相巴结讨好。
管事掌柜是一个富态婆子,立马迎了过来,哈腰道:“师爷、小哥,请里面挑。前些日子,有从京城新到的胭脂水米分,只得两套,还是李家大\奶奶预订的,既然县令大人要,就先给县令大人。”
师爷也懂一些,启开胭脂盒盖,闻了又闻,嗅了又嗅,“是玉人坊的?”
“是,是上等胭脂水米分,听说这宫里头的娘娘用的也是玉人坊胭脂水米分。”
师爷瞧了一眼。
汪安道:“这一套多少银子?”
“哟,瞧这小哥说的,县令大人瞧得上,这是给我唐记面子,哪能收银子,这可是我们唐家的荣幸。”
“京城一套这样的胭脂水米分售价一百八十两银子,我给你二百两如何?”
温家虽是世家门阀,可家里的太太、奶奶们谁没有陪嫁铺子,这铺子里卖什么的都有,卖胭脂水米分的,家里人就只到她的铺子里买,这是温家当家主母所言“肥水不流外人田”一有照顾生意之意,二又有价格实惠,买到好东西之意。
掌柜婆子连连摆手,她可听老太太说了,唐家正想宴请县令大人,这无论是京城做太医、为官的,谁不想攀上温家这条线,这等好机会,谁还敢收银子,怕是她今儿收了银子,明儿就不用做管事了。
汪安道:“包起来!”
婆子手脚麻利,取了最好的锦盒将一套胭脂水米分装好。然后又照着京城的规矩,在上面扎了朵漂亮的丝绦花,笑着捧递给汪安。
汪安从怀里掏出二百两银票,“钱契两清,这是我家大人的行事风格,你不收钱,我也不敢要你的东西。告辞!”
他提着锦盒转身离去。
婆子只觉这银子收得心里忐忑不安,还得将这事禀报给老太太,否则她许就要被罚。
汪安又进了李记布庄,敲了敲柜台,“你们这儿都有什么最时新、漂亮的衣裳,有京城流行的瓷衫么?”
瓷衫,正是李记推出的。
伍管事连声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