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张雅达这方面已经没有什么顾忌,大不了他就搬厂。可是昌源县乃至西京市都不能够容忍失去雅达利,特别是出现被邻省竞争拉走的情况,尤其是那些在市属国有企业改制失去了自己的位置从而对包国强暗藏不满的官员们,肯定会利用这个机会出来对包国强进行攻讦,把这笔黑账记到包国强身上。
这样的事情如果再往后推了七八年,可能会有些不可思议,可是在九十年代这个特殊时期,各地招商引资的需要非常迫切,投资商走到哪里都会像众星捧月一样,被热情地接待和邀请,地方政府为了招揽资金和项目,往往使尽浑身解数,尽量满足投资商的要求。
就算招商成功了,为了防止项目流失,也要尽力维护,不像后来那样很多地方招商成功以后,就开始折腾落地的企业,在九十年代的时候,地方政府和官员谁都不敢这么做。
因此投资商在地方上成了香饽饽,做起了太上皇,拿着大哥大,气焰嚣张不可一世,这种情况十分常见。不过几年以后,随着内地经济的发展,国有经济抓大放小,私营经济不断搞活,对外来资金的需求虽然同样迫切,但是来源更多。也更加看重世界五百强级别的大项目,中小老板的黄金时代才会一去不复返,除非是去偏远的地方寻找机会。
张雅达在昌源县一直都很嚣张跋扈,特别是齐黄市的介入,让他底气十足,也自以为把握到了内地官场的关窍:那就是,只要你有钱,你就是大爷。
可是这样的要求耿明杰无论如何都不敢答应,包国强对雅达利这个新港背景的企业或许还要顾忌一些影响,可要是惦记上他们这些昌源县的官员们。那要收拾起来还是很简单的事情。就算是他们的老领导也没有办法说什么,毕竟这件事太离谱了,包飞扬本来也没有做错什么。
耿明杰盘算来盘算去没有主意,无奈之下只好说道:“张总。一些面子上的事情。就不用太执着了。要不这样吧,包飞扬那边就不要管他了,县里可以考虑多给你一些补偿。多给你一些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