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蒙骗那些愚夫愚妇的说辞。只有禅宗着重顿悟,号称叱佛骂祖,亦无所忌。直指人心,然洒脱,不滞于物,闲适自在。可惜尚差一着,就是将个人的‘我’看得太重。”
独孤皇后不解道:“‘我’便是最基本的存在。刚才伏大师也说过,世间万事万法,都不能是空中楼阁。假如连‘我’也放弃了,然则还能有什么其他的倚重呢?”
伏难陀笑道:“娘娘不须着急,且听贫僧道来。所谓‘我’者,其实乃由五种不同层次共同结合而成。最低一层是物质,指此四大假合之身;稍高一层是感官,而心意又高于感官,智性则高于心意。最高层次者,称之为灵神,此谓之五重识以上御下,以内御外,灵神便是其核心。又有别称为‘佛性真如’。”
这天竺狂僧稍微缓了缓,续道:“所谓‘佛性真如’,原本洁白无暇。故此阎浮提乃之众生,只须能够保持本性真如之纯洁,则人人皆可成佛。可是这本性真如,亦像是天上雨水。一旦落地,便会因为红尘中各种事物欲念而蒙上污垢。”他笑了笑,又道:“当然,也并非说落入红尘,便永无成佛解脱之机会。雨水虽会被污染,但本质还是纯洁的。就像暕王子,他年纪尚小,心思单纯,正如白纸一张。若得明师从容教导,则自能不染红尘俗念,将来成就,未可限量。但如果年纪渐长……”
说话之间,伏难陀目光转动,似有意,似无意地向杨昭一瞥,从容道:“又未得明师教导,则容易滋生成见,往往会自以为是,听不进去真理大道。在佛门而言,这就称为‘执念障’,又称‘知见障’。有此障念缠身,那便纠缠不休,再也难得解脱了。”
伏难陀的言下之意,杨昭又怎会听不明白?他暗暗冷笑,问道:“伏大师所讲者极有道理。但本王却有一点疑问。要知真如本性者,乃是无影无形,乎物质以及感官的范畴,既触摸不到,也量度不了。那么假若有人口中宣称自己已经领悟真如,实质却只是自欺欺人,甚至以此为幌子招摇撞骗,到处兴风作浪,然则,又有什么方法可以将之识穿揭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