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只有排队伍最末尾的沈老六乐,乐得龇牙咧嘴!
从直觉中,他感觉那是他成绩。
因为,从那杆步枪一上手,他就有种熟悉感,玩惯步枪士兵们连续射击会感觉后座力太大,这对于拿着zb-26轻机枪至少射出上千发子弹的老机枪手说,都不是事儿。
沈老六做为尖刀班的主力射手,一连参与的每场战斗里,都是步兵班里最重要的火力支援射手,他的位置基本都一线步兵后方最少30米的简易工事里。
那既是对他的保护,也是对整个步兵班的保护,若失去他手里掌控的那挺轻机枪,步兵班的防线面对日军‘板载’冲锋,会遭遇火力不足状况,那付出的代价无疑是巨大的。
也正因为这样,沈老六的射程其实要远比步兵们远,日军距离战壕200米就开始匍匐前进,至150米距离火炮和掷弹筒的掩护下开始冲锋,做为机枪手,沈老六往往会日军步兵距离战壕150米至100米间就开始火力压制。
甚至,他还需要对距离战壕远至300米、400米的日军轻机枪进行反压制
那也意味着,沈老六的射程其实比绝大部分要远的。
机枪子弹是有的,并不是简单意义上对着远方就是扣着扳机不放,一梭子子弹扫过去,就能保证命中远方匍匐简易工事后几乎看不见身形的日军机枪射手。
很候,沈老六的是射,扣动一次扳机,最射两三发子弹,就算打不中日军,也让其投鼠忌器,不敢肆意对阵地上进行射击从而对步兵形成掩护。
换而言之,长期对着200米甚至300米、400米外射击的机枪手,此面对的却是不过150米的射程,这对于这位老六说,不要太简单。
加之几乎类似的枪机结构,沈老六自信爆棚!他敢确定,那个97环,就是自己打出的。“把8的靶纸拿过!”顾晖泽依旧难以相信。
陆军上尉冲那边招招手,一名士兵拿着靶纸速跑过,恭敬的放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