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属再正常不过。但放在这个时代,却是反倒有些不正常了。
木婉清如今肯转变态度,做出让步,除了放不下对沈醉的情意外,应该说阿碧是功不可没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木婉清许久不与母亲秦红棉在一起,受她的影响便少了许多甚至没有。这些日子来却是都与阿碧在一起,难免便受到阿碧的思想影响,再加阿碧又常常劝导于她,她平日里看的也多了,便也把这思想慢慢转变了过来。
在封建思想的大潮中,抹杀了一名本质天真单纯女子超前的进步思想,却不知是幸与不幸了。
但对于当事者来说,却都是幸的。木婉清肯做出让步,沈醉可尽享齐人之福,又少了一番要说服她的工夫,自是欢喜无限。而相对木婉清来说,不再偏执如斯,致使又惹出一桩情仇恨事来,相爱而不能相守。虽说又多了一人,且是自己不喜的一人要与自己共事一夫,但能与沈醉得结良缘,相携到老,自也是好事。
两边既都已做出了让步,那么接下来便是在此良好的基础上进行推动。使两人的关系从不喜相恶转变到相处融洽、情如姐妹,以有利于将来的家庭和睦、团结、友爱、互助。
因此等到燕千寻安排妥当,处理完毕,沈醉便立马带着燕千寻回客栈与木婉清等人相见并一同用早饭,为着这件关乎他一生幸福的大事做着努力与推动。
不过尽管两边都已做出了让步,木婉清更是承诺与燕千寻见了面后不会再找她打架,但两人相见,冷场却还是难免的。毕竟两人第一次相见便是刀兵相向,拼命地打了一架,木婉清更是激愤冲动之下差点儿杀了燕千寻。要两人第二次相见,便欢声笑语、相处融洽、亲如一家,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冷场是正常的,没有摔了筷子转脸就走,沈醉便已是烧高香了。沈醉原也不指望两人这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回相见便能够和好,当下便也不提两人之间的事,只是寻着些适合这个时代这个场合的小笑话讲来缓和气氛。
阿碧十分懂事,不需沈醉示意,便自发地